一、三極直線法
三極直線法是為了測量大型接地網接地電阻的最普通常見的方法,也是使用最多、最廣的方法。測試時,被測接地網1、電壓輔助極d12與電流輔助極d13三點布置成一條直線。在阿森納吉直線法中,這三極如何布置呢,也就是說,輔助電壓計和輔助電流極與被測接地網的距離如何掌握和布置,這也是測準接地電阻的關鍵之一。
為了保證測量的準確,電流輔助極距被測接地網邊緣的距離必須大于或等于3~5倍地網的最大對角長度。測試時,測量電壓加在接地網與電流輔助極上,分別降落在接地網接地電阻與電流輔助極接地電阻上。如果電流極的距離太近,那此電壓分布曲線與零位線相交的角度很大,很難找準接地電阻值。電壓分部曲線與零位線交就會呈現出一個緩慢邊變化的區域,這時能比較好找準零電位參考點,測試結果的準確率就能更好的得到保證。
電壓輔助極的作用是為了取得大地零電位參考點,以得到所加測量電流在被測接地網接地電阻電壓降U0.如果不能準確找到大地零電位點,電壓極取得的電壓就不是U了。如果電壓輔助極太靠近地網,那取得的實際電壓就比U小,測出的接地電阻就偏小;如果電壓極計距離零電位點遠,那電壓極取得的電壓就會偏大,測出的接地電阻也隨之偏大,兩種情況都得不到準確的測量結果。所以電壓輔助極打在什么地方就是測量接地電阻的關鍵。
準確找到領帶能為參考點是測準接地電阻的關鍵。零電位的尋找過程其實就是電壓極位置的調整過程。由于大型地網多是供電、變電站,所處地形一般很復雜,土壤電阻率不均勻,乙級地中其他金屬管網的存在,很難計算電壓輔助極d12的準確距離。通常采用試探法找尋大地零電位點的準確位置。其方法就是在三極連成的直線方向上,在(0.5~0.65)d13這個范圍內,以d13的3%為間距,打電壓輔助極,進行至少3~5個點測量。對于電壓極的每一個點位,可以測試得一個接地電阻值。在所有測試值中,當相連三個以上電阻值之間相對誤差小于3%時,就取這幾個值的平均值為最后的測量結果。
二、三極三角形法
三極三角形法也是測量大型接地網系統接地電阻的主要方法。當大型接地網系統的對角線很長,幾百米甚至幾千米時,如果按三極直線法來測量,輔助電流極就打得太遠,這時用三極三角形法就比較合適了。三極三角形法是將輔助電壓極與輔助電流極以夾角θ向兩個方向布置,而不是在同一個方向。
三、四極法
四極法就是為了消除地網中不平衡電流或測試線上高頻電磁場感應等所引起的干擾電壓的影響,在三極法的基礎上,在地網附近再打1個輔助極。電壓測試時用的是高輸入阻抗電壓表,通過輔助極的電流很小,完全可以忽略。輔助極的電位就是通過其某一等位面的電壓,因此輔助極把地網分成來兩個部分。